top of page




我與《我家》的故事


Daisy/特殊校教師 傳遞關愛沒有「疑畫」
//我患病期間體驗過這種孤單和無助,我想給他們愛和關懷。// 社區同行的方式可以有很多種,不在乎多與少,關鍵在於如何發揮自身的力量,傳遞關愛訊息,一點一滴共建構共融社會。 Daisy是一名特殊學校教師,人生因一種罕見病而發生轉折。二十多年前,當Daisy剛大學畢業時,她得...
22 次查看
0 則留言


梁琳明/迷惘有「醫」靠 老友記好精神
//需要跨界別互相認識,了解不同面向所面對的問題。// 醫學界人士每日接觸社會弱勢社群,深刻了解他們的需要,除了對症下藥治病施援手,不少熱心醫學界人士近年走出社區,分享經驗,讓大眾關注公共衛生問題,而人口老化的影響更是重點。講座中,精神科醫生談及長者精神健康、講解認知障礙症...
76 次查看
0 則留言


龐梓欣/健球女生 服務社區具「圓動力」
//我希望透過能夠與長者交流,彼此了解兩代人的想法,共同建立共融社會。我哋本就是一體,未來,我哋應該與佢哋同行。// 新移民女孩Cynthia透過社區參與,融入香港的生活之餘,更建立清晰的社會使命。 喜愛跑步跳高 現健球港隊U19成員...
14 次查看
0 則留言


香港聾人體育總會/聽障健兒出征 打氣揦揦聲
//成績係點樣其實唔重要,最關鍵嘅係要從過程中克服困難,係態度上嘅得著。// 不少港人知道殘奧會,知道蘇樺偉在殘奧會上創造的香港奇蹟。事實上,香港也有一班聽障朋友,為了自己的體育夢想不斷奮鬥,他們也有心目中的最高殿堂——聽障奧林匹克運動會。香港聾人體育總會,便將這些志同道合...
24 次查看
0 則留言

夥伴合作關係

青年及民政事務局



勞工及福利局





全港超過50間中小學及大專院校......

%20(1).png)
bottom of page